来源:雪球App,作者: 一只互金鹅,(https://xueqiu.com/3621422142/337497706)
在解析各家互金上市公司2025年Q1数据之前,有必要先看看目前主流的互金公司的主要业务。
互金上市公司作为国内金融科技的主力,最早助贷业务为主,但在经历了几年发展和市场以及监管变化,逐渐又延伸了一些其他服务,为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收入构成。
「一只互金鹅」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如有不全,欢迎补充:
1、自营贷款;
自己的小贷牌照做资金方,自己放贷,体现为表内贷款。几家上市公司收入部分的“融资收入”即体现的就是这一业务。
有实力一点的,拿到ABS发行资格,融资成本低。
2、助贷;
接其他银行/消费金融/小贷资金做助贷业务,这是最主流也最主要的服务。
分为:加担保,需要兜底的重资本模式助贷;(2)和资金方分润的轻资本模式助贷。
3、导流;
沉淀了亿级客户,自己消耗不完,导流(转介)给其他助贷平台。现在几乎每家都在做。
4、卖会员、卖信用报告;
会员权益,大多数是外接一些其他平台的卡券、会员权益。信用报告有的是外接的天下信用报告,有些是靠自己既有一些用户数据,生成一些虚头巴脑的评分加看似很重要的加了一些多头、黑名单数据的报告。
5、卖保险;
有几个互金平台是有保险经纪牌照的,比如宜人智科、百融。
6、分期商城;
典型的是乐信的分期乐商城。
7、金融科技输出;
这个业务主要服务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有做的比较全的“端到端的全家福服务”;也有只做老客激活的部分服务。
比如之前「一只互金鹅」写过某家余额超500亿出海墨西哥的现金贷通过庞大的电销团队帮某些小银行激活老客户,但转化率较低最后又停。
(超链接:余额超500亿的助贷平台出海墨西哥)
总之,To B 金融科技输出是一个可以让互金平台讲好AI故事但不(费)好(力)挣(不)钱(讨)的业务。
也可以参考之前「一只互金鹅」写过的还呗帮两家消费金融公司做联营失败的案例。
(超链接:“信贷联营”合作不成功,但「还呗」公司2024年仍赚9亿)
8、小微企业贷款;
信也科技的「拍周转」、乐信的「乐信普惠」都是面向小微企业客户的贷款。
「拍周转」属于税票贷,合作渠道获客。「乐信普惠」有2000人的线下地推团队在做。
9、出海放贷。
国内稍微主流一点的互金平台,目前都有出海。
东南亚的印尼和菲律宾,拉美的墨西哥是最常去的地方。
这是一个挺好跟投资人讲故事的事。全球战略YYDS。
接下来看几家已经披露Q1业绩互金公司的数据:
$信也科技(FINV)$ $乐信(LX)$ $小赢科技(XYF)$
需要说明收入部分,乐信披露的是:Operating Revenue,营收其余公司为:Net Revenue。
先看放款,除了小赢,以及信也的海外业务放款环比增长,其他几家均环比上一季度下降。而同比来看,乐信同比下降,其他几家均较2024年同期增长。
贷款余额除了乐信环比、同比均在下降,其他几家均增长。
营收方面,除了乐信同比、环比下降,其他三家均呈增长趋势。
净利润方面,奇富科技环比下降,其他几家均增长。
所以,为什么乐信的放款规模在减少、余额在减少,营收在下滑,但净利润却是增长的?
乐信:把次级客户导给其他平台降低风险
乐信大概在去年Q3开始,大提其ICP模式的贷款业务。该业务和奇富科技的ICE类似,不承担风险。就是导流。
其Q1投资者电话会中也提及——在轻资本模式下,将更多次级贷款客户迁移至ICP平台,提供基于风险的定价和缩短贷款期限以减少整体风险敞口。
所以说,降低自身平台风险的策略是把风险更高的次级客户转介绍给其他助贷平台?
乐信的业务是非常丰富,具体来看乐信各项业务的发展:
上面提到的互金上市公司可能涉及的9个业务,乐信几乎都有涉及。
纵观其Q1财报,有3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尤其是表内贷款放款更多,以及ICP导流贷款,这两个点和奇富科技的策略很像。
(1)融资收入——即表内自己的小贷牌照放贷部分,本季度略有增长,带来了超5个亿的收入。
(2)技术赋权服务——也就是导流、转介绍;通过智能信贷平台ICP将次级借款人迁移到轻资本模式,以减少优化盈利能力的风险敞口。本季度带来超6个亿的收入,同比增长超70%。
在轻资本模式下,将更多次级贷款客户迁移至ICP平台,提供基于风险的定价和缩短贷款期限以减少整体风险敞口。因此,在重资本和轻资本模式下的整体贷款期限环比略有下降。
(3)分期电商,也就是其分期乐商城,电话会里提及分期电商审批效率提升,推动电子商务总交易额增长16.2%。将改善商品供应链,以满足不同风险状况的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其他的几个业务,也就是互金公司最原始的助贷业务产生的——撮合贷款服务、担保收入都同比减少。
奇富科技同样有此趋势。
(流量真贵!从奇富科技Q1财报看贷款获客成本暴涨|附表)
另外一部分在财报未提及,但在投资者电话里提及的:
小微企业贷款的「乐信普惠」——
强化底线城市的渗透率以及加强本地化运营。第一季度来自四、五及更低地区的总交易额占普惠金融总交易额的70%以上。
海外业绩——
在墨西哥和印尼市场完成了金融产品的升级。在第一季度,客户获取成本环比下降了19%,海外业务实现了盈利。但没说具体盈利多少。
肖文杰还在投资者电话会提到一个点:有信心实现全年的利润目标。对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乐信已经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准备,包括探索在不同交易所(包括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以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
乐信未来将在港股上市?
信也科技:菲律宾机构资金达70%
信也科技海外部分仍然是行业最关心的重点。
2025年Q1,信也科技海外放款超30亿元,同比增长36.4%;海外贷款余额已达18.5亿。
国际业务累计借款人达760万。
2025年Q1总收入34.8亿,其中国际业务带来7.11亿收入,占总收入的20.4%。
在其业绩展示文稿中披露了2025年Q1新用户获取成本为455元,虽然略比奇富科技的384元要贵,但信也科技大规模投入到了海外市场获客。
在国内,信也主要通过抖音、微信、小红书、百度,以及其他领先的互联网和本地服务平台获客;
在海外,信也主要通过抖音、Meta、ins、google以及头部电商平台等渠道获客。
第一季度,信也在所有市场获得了120万新借款人,同比增长62%。其中中国市场新借款人51.2万,同比增长37%。国际市场增加新借款人65.2万,同比增加90%。
这标志着国际市场获客连续第四个季度超过中国市场的获客。
具体看几个国家的发展:
印尼市场:
虽然3月份因斋月受到了一些季节性影响,但增长仍然强劲。
该公司CFO徐佳圆在投资者电话会中表示:2024年底实施的利率上限变化对信也业务的影响有限,因为信也在印度尼西亚的平均贷款期限不到六个月。展望未来,将密切监测宏观经济和国内不确定性的潜在影响。
2025年Q1,信也在印尼交易量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而未偿余额达到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
Q1,印尼市场新借款人增加到31.2万人,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4%。累计借款人达到530万。
在印尼市场,信也主要通过手机应用,以及电商场景来获客。
菲律宾市场:
信也科技目前是菲律宾信贷市场排名第一的玩家。
其投资者电话会中披露在菲律宾表现出色的因素:
(1)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与主要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更深入,以扩大即买后付产品;
(2)出色的资产质量一直吸引着机构融资合作伙伴。本季度,菲律宾当地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比例保持在70%左右。
先买后付业务继续增长,占第一季度交易量的30%,比2024年的19%有所上升。
提及其他海外国家方面,CFO表示:最近在巴基斯坦获得了银行金融公司的许可证。巴基斯坦业务尚在早期阶段。与此同时,信也科技也正在积极探索新国家,以支持起长期战略。
这意味着信也的目标是到2030年从国际市场获得至少15%的收入贡献。
展望未来,其CFO透露,4月和5月的表现来看,交易量表现出健康的增长轨迹。因此,鉴于目前的业务绩效和运营能力,有信心实现10%至15%的全年收入增长。
小赢科技:助贷仍是重心业务
2025年Q1,所有的平台在营销获客层面都加大了投入。小赢科技2025年Q1单季获客营销费用7.09亿元,同比增长185%。
基于此,小赢科技2025Q1单季活跃借款人(在相关期间在公司平台上至少进行一次交易的借款人)达234万,同比增长77%。
其投资者电话会透露:第二季度将保持同样的获客速度,因此基于对第二季度的预测,今年总销量增长超过30%,但近期不会上调预测,因为会在第三季度观察监管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关于第四季度的销量,还有点不确定。
小赢业务比较简单,基础的助贷撮合仍然是其重心业务。
从收入结构来看,助贷带来的贷款撮合服务费同比增长75.6%,是几家互金公司中这部分收入增长最多的一家公司。贷后收入也同比增长73.86%。
另一增长较多的为担保收入,同比增长超150%。该公司CFO表示,因为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业务更多了,小赢的担保公司也做了更多业务,所以这部分收入也更多。
据悉,小赢科技旗下融担公司——天津越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注册资本10个亿。
和其他几家不同,这个季度小赢自营的小贷表内贷款余额有所减少,因此融资收入部分同比减少7.16%。
目前小赢科技旗下小贷牌照——深圳市小赢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也是10个亿。
另外,和其他几家类似,导流推荐业务也带来了较大的收入增长。小赢收入部分的“其他收入”Q1达到2亿,同比2024年Q1的7352.8万元增长172%。
其他几家互金上市公司的Q1财报,我们等披露了再解析。
#助贷# #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