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試驗:萬步不萬步 關鍵看速度

BBC試驗:萬步不萬步 關鍵看速度

BBC試驗:萬步不萬步 關鍵看速度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速度比步數更重要2018年1月31日最近幾年,許多中國人喜歡在微信朋友圈"曬步數",展示自己每天的運動量。

這種"微信運動"掀起了不少人的走路"攀比風"。

現代都市人的繁忙生活和緊張節奏讓人沒時間上健身房,因此走路成了最簡單易行的鍛煉方式,而且還可以隨時用手機軟件下載自己每日走步記錄,在朋友圈"炫耀"一番。

健康忠告:你中年了嗎?還不走快點碳酸飲料中的氣泡也會增加你的腰圍?2018:給你的大腦和身體充電,你凖備好了嗎?一時間,中國人掀起了走步大潮,看誰走得多,每日萬步對許多人來說根本不在話下。

但走得多就一定好嗎?

Skip 熱讀 and continue reading熱讀楊蘭蘭身世在中國引發關注 澳洲司法部門否認天價保釋金傳聞如何在不犧牲肌肉的情況下減肥香港大學N號檔深偽圖片受害女生:「這是一個法律黑洞」中國四川江油校園霸凌事件引爆抗議活動End of 熱讀

最近,以BBC科學節目主持人邁克爾·莫斯利(Michael Mosley)為首的節目製作組,對每日萬步走進行了測試,發現一味追求走步數量未必就能達到健身的最佳效果。

起源何處?圖像加註文字,莫斯利(左)與志願者們在西方,也有許多人加入每天行走一萬步的行列。但日行一萬步到底是從哪裏興起的呢?

其實,它起源於1960年代日本的一個營銷運動。在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會前,日本一家公司發明了一個讓人們健身的裝置。

這個裝置的名稱叫做Manpo-Kei,翻譯成中文相當於一萬步的意思。它是現代記步器的早期形式。

研究:周末集中鍛煉一次足以強體健身研究:賺得多不如睡得好 睡不好覺傷大腦研究顯示缺乏運動比肥胖更致命據說,當時日本的一位年輕學者擔心日本人越來越效仿美國人懶散的生活方式,希望幫助他們能積極活動起來。

於是一場讓日本人每天增加走步數量,燃燒更多卡路里的運動在日本興起。顯然,那場運動當時在日本非常成功。

圖像加註文字,快走有益健康BBC試驗BBC團隊做了一個試驗,比較一下走一萬步與10分鐘快步走(Active 10)到底哪一個對健身更有利?

什麼是10分快步走(或是健步走)?這個理念是你不必每天走一萬步,所以無需數步數。

但是,你要每天完成3組10分鐘的快步走。

研究人員把志願者分成兩個小組,每個人都佩戴上運動監視器,它會記錄佩戴者的活動量以及劇烈程度。

一組的目標是每天要走完一萬步(大約5英里),另外一組每天完成3個10分鐘的快步走,加在一起的步數大約為3000步,即1.5英里。

研究人員告訴快步走的志願者,步數不重要,關鍵是要快走;速度要達到能講話,但不能唱歌的程度,這一運動旨在調動心肺功能。

Play video, "Is the 10,000 steps target fit for purpose?", 節目全長 2,2302:23音頻加註文字,BBC的試驗(英語視頻)結果首先從完成任務的情況來看,每天要走一萬步的那一組志願者,雖然大多數人能夠完成他們的目標,但他們都覺得比較吃力。

相比之下,每天需要完成3個10分鐘快步走的志願者感覺比較輕鬆。

再來看哪一個運動對健康更有利?

科普蘭德教授在研究了志願者的數據之後發現,快步走的這組志願者佔明顯的優勢。

同每天走一萬步志願者相比,快步走志願者實際上不但完成了既定目標,還多做了30%"中等到比較劇烈的運動"。

科普蘭德教授說:"當你做中等強度以上運動時,你才開始獲得有益健康的最大好處"。

"借吃消愁"愁更愁,BBC為你指點迷津2018年來了!如何達成新年目標?BBC試驗:晚餐少吃飯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圖像來源,Fitbit

圖像加註文字,如今許多手錶都帶記步數功能。這是因為,雖然這組志願者走得沒有萬步走志願者多,但是由於速度快,他們的心律增加,有點上氣不接下氣,這才起到了鍛煉的作用。

科普蘭德教授對志願者解釋說,最重要的是要讓心跳加快,因為許多證據顯示這樣能降低人們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癌症的風險。

而且,每天3個10分鐘的快走也相對容易擠出時間,對身體更有益。

這一發現令人鼓舞,因為許多人可能覺得每天走一萬步太難了。而即使真的完成了,也未必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因此,下次你再計劃步行鍛煉時,不妨記住,步數是次要,關鍵在速度!

相关推荐

黑暗之魂3吞噬黑暗的米狄尔boss在哪打?
巴西历届世界杯成绩排名表,巴西历届世界杯成绩排名表格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 07-08 👁️ 8813